5月11日,生态环境部集中约谈广东省广州、江门、东莞,江苏省连
“如果拍到的真是白(既鱼)豚,那是人类的幸运。如果拍到的不是白(既鱼)豚,也别让那已被疑似白(既鱼)豚照片激起的环保热情熄灭。别忘了,长江内还有江豚。想要白(既鱼)豚归来,请保护栖息地;想要留住长江江豚,也请保护栖息地。加强对长江中下游野生淡水豚栖息地的保护,至少能给那些尚存于世的物种,一个不同于白(既鱼)豚的命运。”
前不久,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一篇文章,让白(既鱼)豚重回人们视野。该消息称,在4月中旬的一次寻“(既鱼)”活动中,有摄影师拍到了被认为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白(既鱼)豚。
那张照片并不足够清晰,照片里的身影是否为白(既鱼)豚,或许短时间内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答案。如果拍到的真是白(既鱼)豚,那是人类的幸运。这意味着人类尚有机会,继续开展对白(既鱼)豚繁殖和遗传的研究,延后物种消失的时间。如果拍到的不是白(既鱼)豚,固然遗憾,但也别让那已被疑似白(既鱼)豚照片激起的环保热情熄灭——加强对长江中下游野生淡水豚栖息地的保护,至少能给那些尚存于世的物种,一个不同于白(既鱼)豚的命运。
有人说,有一只白(既鱼)豚,就意味着会有一个族群。这一说法并不确切,过于乐观。就算有少数野生白(既鱼)豚仍顽强存活于长江的汊江,若其数量达不到维持种群数量的最低限度,它们仍会因为近亲繁殖、基因多样性减少而最终走向灭绝。当然,人类能够尝试对白(既鱼)豚进行人工繁育,给它建造漂亮的水族馆,将它温柔圈养,再努力为它配对,期待它的后代。
但这不该是野生动物本来的命运。野生动物属于野外,每种动物都占有一个生态位。当其从野外灭绝,就意味它占据的生态位永远空缺,它再也无法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。从生态学上讲,人工种群和野外种群的意义完全不同。
- 上一篇:7市政府因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等问题被约谈
- 下一篇:没有了
今日焦点
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赢得赞誉
当地时间12月4日下午,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变化大会展厅区的中国角人头攒动,由中国绿... [详细]